69看书网手机版首页搜索小说

69看书网手机版(繁体版)

m.69kshu.win

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海商 > 章节目录(2/4) ()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win/76497/

第三十八章 料罗湾(二)(2/4)

也就是说,即使不算上大明水师的队伍,目前大明抵御荷兰侵略者的战舰,已经达到了十五艘,比起荷兰人的十一艘盖伦战舰,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已经远远超出,这一战,大有可为!

而随着观察的深入,晏世轮发现在较远的一处很大的空地上,不下于一百余人的工匠,正在热火朝天的忙着什么。看着他们尚未完工的活计,实难看出这是哪一种船型?比“灭虏”还要大将近一倍的船身,却比“平倭”还要狭窄。这是什么船?把船建成这样,无外乎增强其速度,但是既然要了速度,为啥不把船建的小一点呢?难道,这是传说中的五桅杆战船“荡奴”级!?晏世轮一时心潮澎湃。一直以来,由于没有良好的木材,完成较大船体的主料工作,“荡奴”船一直停在了概念阶段。而这款将来驰骋世界的战船,受到原料供应的问题一直没有进展,是晏世轮和宁凤晨无时不刻不在关心的。

在欧洲征战的这将近一年以来,宁凤晨格外留意可以建造一百五十米左右船只的木材。恰好瑞典什么都缺,就不缺木材,终于让他搞到了一批。再经过漂洋过海后,三个月的时间,这些造船良才出现在了金乡船厂。

晏世轮走近后,发现造船总工付明方正拿着个大喇叭口喊话,指挥工匠将一根长约四十米的木料竖立,并与其他事前预制好的材料进行连接,连接完成后,看上去就像是海洋生物的骨骼,不禁道:“这是不是在铺设龙骨?”

付明方看到是晏大人来了,当即欢喜的走过来,有问必答的对其讲解起来。当时欧洲造船需要的木材主要是橡木(柞木),大明古代造船主要用的是樟木类的木材,比如楠木,造船不会用最硬的木材,他要求的第一是耐腐蚀,俗话说,日晒千年松,水泡万年樟,第二韧性要好,抗拉强度要高,太脆是不能用的,还要收缩率低,不能说泡了水以后,和泡水之前,体积变化太大,是不行的,至于为什么不能用太硬的木材,付明方举了个例子,他加工过一棵硬木,光分割木材就十分困难,五条锯带轮流,一边锯一边磨,一棵树,害了他一天,锯不动,这棵树直径才半米,钉子几乎都不进,硬钉进去,就裂了,要么钉弯了折断了,所以,这个时代的船,未必能用到好木,他们只能用好用的木,粗大笔直,然后在符合上述条件即可,硬度适可而止。

付明方还说,东南亚适合造古代帆船的除了樟木(海南台湾等地的量很大)外,东南亚的坤甸性能也相当好,坤甸也是樟科的,俗名铁樟木,古代和现在都多见于码头墩,这种树木在东南亚很多,量很大,缅甸,泰国所产的柚木做船板也是很好的木材,甚至做船板要比橡木还好,而真正的历史上,大明也没少从这个地区砍伐柚木运回国内造船,而东北亚(日本)的树种主要就是柞木也称做英国橡的,还有松木和杉木,英国以前出口过不少柞木冒充橡木的,

晏世轮见到再过月余,这十五艘战舰都可以迎战,就放下心来。饶有兴趣的观看其他工匠。不远处,正好有两名工匠,运用着宁凤晨“发明”的脚踏圆锯,正在进行锯木。付明方见到大人如此,便道:“大人,金乡军造船快捷,多亏此物,宁大人真乃奇人也!”其实付明方对于晏世轮“挖走”宁凤晨一直耿耿于怀,这么优秀的一位“匠师”,怎么就跑去打仗了?

晏世轮微笑不语,继续向前走着,看到了一些工匠在测量制作配件(肋骨),还有不下三十人的一处工地内,众人利用木质的工装,进行着缆绳的编制。一切人都是那么的投入,而通过“流水线”改进生产工艺后,既减少了浪费,又提高了效率,所以,如果此时单比效率,金乡军绝对是此时的世界第一。最后,晏世轮来到了船厂的铁匠工具间,看到了打制锻铁件,可以看到大型水力锻机,正在反复铳打一件“灭虏”船所用的锚。“灭虏”舰的铁锚是当时最大的锻造零件之一,而此时支撑金乡军海上作战的基础,就是强大的船厂和工业基础。

付明方认为,战舰的生命力取决其造船的材料——木材。重炮开火时会对船舶本身的结构强度造成严峻的考验,橡木是最好的造船木料,当时的西方世界都是用橡木做舰壳材料,橡木耐用,抗打击能力强,木屑小,所以虽然有时也用榆木作水线下厚板,或者用古巴桃心木、印度柚木造船,但是橡木一直都是最好的造船材料而桅杆和甲板部分通常使用冷杉和松树较软的木材,所以,虽然有一些水师拥有橡木供应地,但是往往需要补充制造桅杆甲板的木料。比如荷兰水师主要使用波罗的海沿岸的木材造船,而英国、欧洲水师的桅杆、甲板目标也来自于波罗的海。风帆时代的水师,必须有强大的工业基础。

此时金乡军的木材,是从波罗的海运来的,木材由吃水浅的平底船直接运进船厂,当场卸下锯开切割成型,而桅杆、索具、风帆、火炮等其他物资都已经在仓库里备好。战舰要想经久耐用,最关键的就是采用充分干燥的木材,木材中的水分不能超过20,这往往需要把木材妥善存储好几年的时间来干燥,最理想的状况就是,利用干燥的木材慢慢的造船,让船的框架和外壳自然干燥,这样造好一艘船至少要3年的时间,最理想的是6年,可是在战时这样紧急的情况下,不可能保持木材的供应,水师只能使用干燥不足的木料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不要忘记把本站加入书签哦!
状态提示:第三十八章 料罗湾(二)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