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手机版首页搜索小说

69看书网手机版(繁体版)

m.69kshu.win

首页 > 穿越小说 > 潇潇雨歇 > 章节目录(2/2) ()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win/163943/

瓦岗三年 第一百七十三章 万里江山(2/2)

意思,又觉得唐瑛说的似乎不完全清楚:“这跟朝廷实行的均田制没什么区别呀。”

“区别很大。”唐瑛笑道:“我说的这种办法针对的是每一个土地所有人,而不仅仅是普通的百姓。眼下,许多人是不向国家缴纳赋税,也不服兵役和劳役,这些人占有国家大部分的土地,却不负担一点责任。”

李世民这回明白了:“你说的原来是这个。呵呵,我明白了。”

“秦王,你是明白了,但,你能做得到吗?大量的土地被封赏给有功之臣,大批土地被贵族占有。他们有种种借口来逃避赋税,他们剥削佃农的劳动成果,坐享其成,而佃农辛苦劳作了一年,却不能解决一家人的温饱。秦王,百姓面对这样的不公平,会高兴吗?不会。”

李世民不笑了,他想起父亲晋阳起兵时,在太原和西河郡等地大肆封赏的那些地主豪族,无数的不干活官吏,几十上百个“王爷”,这些人都是王英嘴中的不劳而获者。王英说的在理,如果让这些人占据了大量的土地,国家税赋怕是……

唐瑛和李世民说话,一向是东拉西扯,却是很有目的地点出某个关键问题。此时,见李世民陷入沉思,唐瑛知道,自己的话起作用了。她也不再多说,静静地等李世民自己思考。

沉吟了很久,李世民才叹口气:“很难解决这个问题,短期内,也只能委屈一下朝廷,尽量少收点赋税。”

“国库中没钱,遇上天灾**的时候,怎么办?”唐瑛还是继续进行着诱导:“战争结束后,民众的安置,农耕工具和耕牛的置办都需要大量的金钱。平安时期,水涝旱灾、虫灾、地震、火灾、雷电等等自然灾害,也需要朝廷拿出大量的钱财来安抚民众,收拾残局。”

“我知道。可……眼下,我军还需要那些人的支持。”李世民不甘心地嘟囔了一句。

唐瑛很清楚李世民话里的意思,她笑笑:“秦王,真正支持你们的,绝对不是这些既得利益者,而是普通百姓。不光是这些拿钱不干活的人,土地问题还涉及到你们对有功臣属的赏赐。据我所知,历朝历代对大臣的恩赏,几乎都是采取封官进爵赏地的办法。殊不知,这样的做法非常不好,也是造成土地集中在一家一户或者权势人手中的原因之一。所以,如何解决土地问题,才是你要动大脑筋的。”

“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吗?要知道,有功不赏,会冷了人心的。”李世民是越想越觉得王英说的有道理,可是,如果不那样做,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这些臣属保持忠心,肯为大唐效劳呢?

“有功一定要赏,但没有谁规定一定要赏赐土地奴役才叫赏赐吧?换成别的也不差嘛!”

李世民盯着唐瑛看了:“别的?说说。”

“秦王可曾听说过高薪一词?”

“啥?高心?”

“薪,指钱财。高薪就是指很高的俸禄。大臣立下功劳,可以提高他的俸禄,多多赏赐金银珠宝,以及书面表扬。比如,皇帝亲手书写的颂扬牌匾,如果能挂在这些有功之臣的祭祖大堂上,这种荣耀,可是比赏赐几十亩田地更具有吸引力。这就叫光宗耀祖,朝廷连钱都不用赏,就麻烦皇帝陛下动动手,多划算嘛!”

唐瑛的话一说完,李世民捧腹大笑:“这,这,这真是一个省钱的好主意!”

“嘿嘿,秦王,这人呢,虚荣心比什么都重要。当然,这玩意也要因人而异,那些喜欢珠宝金钱的人,你光给他写个匾额,他肯定不满意。可那些更看重名的人,特别是所谓的名士,一幅匾额所起的作用,两千亩地,三千户封邑也抵不了。”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不要忘记把本站加入书签哦!
状态提示:瓦岗三年 第一百七十三章 万里江山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